为加快推进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建设和缙云绿色发展,缙云县认准谋定启动第二污水处理厂清洁技术改造,实现污水高效、安全处理排放,推动我县水环境持续改善。
从严从优,拉高标杆。在2016年完成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基础上,2019年底,缙云县继续投入资金2996.85万元,启动清洁排放技术改造。同时,针对第二污水处理厂出水指标情况,拉高标杆,多次召集专家对污水厂现状进行全方位地把脉分析诊断,力图通过工艺再优化、设备再更新、后端再改造,在全省率先实现氨氮、总磷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Ⅲ类水标准,远超常规的准四类排放标准。
科学谋划,优化工艺。本次清洁排放改造完成了对现状生化池的改造,新建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消毒接触池、加药设施等建构筑物,购置悬浮载体填料、辅助流化系统、潜水排污泵、搅拌机、污泥泵、反冲洗风机、电力设施、自控系统、各类阀门等主要设备,变更处理工艺为“格栅+沉砂+初沉+AO+二沉+高效沉淀+反硝深床化滤池+接触消毒”,实现污水处理效能显著提高。主要技术包括:
1.生物池改造—MBBR池。改造生物池增强生物脱氮除磷能力,以氧化氨氮为主,进行生物脱氮除磷,同时去除BOD5。
2.高效沉淀池。在高效沉淀池混合区中投加药剂,在絮凝池中生成悬浮絮体和含P沉淀物,在沉淀池中进行固液分离,进一步降低水中SS值和P值,其他污染物随SS降低将进一步减少。
3.反硝化深床滤池。反硝化深床滤池采用粗石英砂滤料,滤池滤料层在缺氧环境下运行,在滤料表面附着生长大量的反硝化生物菌群,二级生化处理出水通过重力流通过滤料层,污水中的硝酸盐(NO3-)或亚硝酸盐(NO2-)被吸附于滤料载体生物膜的吸附、还原成氮气(N2)从污水中释放出来,从而实现污水的反硝化脱氮过程,颗粒滤料同时具有截留悬浮物的作用。
改造提升,成效显著。今年6月,在克服疫情的影响下,缙云第二污水处理厂成功试通水,特别是氨氮、总磷指标基本接近地表二类水质标准,年新增COD削减量为730吨,年新增氨氮削减量为292吨,年新增总磷削减量为21.9吨,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为努力实现省委省政府交办的2020年底新建溪流域光瑶断面水质提升至Ⅱ类水的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缙云分局 蔡榕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