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景宁以“小多肉”展现生物多样性之“大美”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2-10-19 16:00 访问次数:



“十一”国庆节期间,一个位于景宁县东坑镇深垟村的多肉生物多样性产学研用基地“新鲜出炉”,成为了时下热门的网红打卡地。在这个基地,您能看到外形奇特的龟甲龙、体态优雅的黑法师、艳丽多姿的舞者红裙、甚至是屹立不倒的秘鲁苹果。

近年来,景宁县大力开展全省首个生物多样性产学研用试点县建设。作为试点县建设工作任务中第一个正式落地的基地,东坑多肉生物多样性产学研用基地,在生产、学习、研究上利用全链条模式,做精、做深多肉生物多样性。


打造生产基地,“多多益善”展示多肉多样性


走进雅景多肉基地,一栋栋的连栋大棚里,成片的多肉植物品种繁多、萌态十足。基地设有20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大棚,通过电脑控制温度、湿度等各项指标智能培育多肉。在省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该基地从学习配土,控温、到防病、繁殖,终于成功种植第一批多肉并不断扩大规模。如今,整个基地共种植多肉品种400余个,常年基地存存量60余万盆,2021年销售额达1800余万元,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多肉生物多样性展示、生产和销售基地。


今年新建的多肉生物多样性产学研用基地面积1040平方,高度8.5米,主要分为科普、研学两大功能区。“我们科普区域首期种植了1000多个品种的多肉多浆植物,收集了包括景天科、龙舌兰科、夹竹桃科、凤梨科、百合科、番杏科、大戟科等10多个科的部分植物,以及椰子树、棕榈树等热带植物,种类繁多,全部仿原生态景观种植,让参观游客有进入多肉世界的沉浸式体验。”景宁分局分管负责人吴彬彬介绍道。



丰富活动方式,“学而不厌”形成特色科普体系


在多肉基地研学区,80多位村民集中参与培训,课程内容涉及多肉的认知、种植、病虫害防病和销售等。雅景多肉基地创始人吴勇投身多肉事业十余年,是景宁公认的多肉种植“专家”,每两个月,都会在基地进行课程授课,以帮助村民和基地更好的发展多肉生物多样性事业。

“免费为有需要的乡镇上课培训,为美丽乡村建设布置一些景观小品,以及定期为村民传授多肉种植技术,经常会看到来自云和、文成、泰顺等周边县的村民跑来听我的课。”吴勇脸上洋溢着笑容说道。在这里,农民们可以学会一项谋生和致富能力。

与此同时,孩子们还能在这里寻找教室外的“诗与远方”。多肉生物多样性产学研用基地,是一个以多肉植物种植、参观、购买、DIY互动为特色,集生产、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现代生物多样性观光园。在这里,孩子们可以通过参观多肉种植区、多肉繁殖区和多肉造型区,学习了解这类植物;还可以走进DIY体验区,亲手体验多肉植物扦插。把课堂“搬进”多肉基地,孩子们亲密接触大自然,感受生物的独特魅力。


加强科研投入,“量身定制”提高多肉附加值


畲乡人人知道多肉,景宁有着丰富的种植经验和良好的发展基础,东坑镇三分之一的畲民在家农户会种植多肉。多年来,在不断壮大多肉种植发展的基础上,雅景多肉基地不忘强化多肉的科研投入,开展多肉景观利用、功能研究等工作。

近年来,在省农科院结对帮扶和技术支持下,探索了掐头嫁接、移动苗床、微喷滴灌等现代农业技术。通过与浙江省农科院食品研究所的深入合作,将多肉种植延伸到食品试验中,成功研发食用多肉、多肉蛋糕等网红食品。与此同时,近期研究发现多肉对降尿酸、治痛风等具有独特功效,将成为未来多肉产业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雅景多肉基地通过科研技术“量身定制”打造高端多肉生产服务,不断提升多肉的附加值,来实现产业链条的不断延伸。


探索“多肉+”模式,“学以致用”推动绿色生态共富

“多肉变产业”。通过统一供苗、提供技术、包装和销售,雅景多肉基地形成了“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农户”的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新机制,年销售额超过了800万元,带动了230余户村民增收。同时,吴勇的团队还带领群众在自家庭院种植销售,2021年从事多肉种植的群众户均增收2万余元。

“多肉扮村庄”。借着景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契机,深垟村大力实施“精美的石头会开花”计划,在村内公共区域内种上多肉。围墙里、垃圾箱上以及废弃石磨中搭配上呆萌的多肉,成功打造出多肉石寨、桐庐莪山、平阳石城等网红打卡点,村子也从以前的旅游“过境村”变成了多肉“网红打卡村”,年游客量超过10万人次,年产值450万元。

“多肉输文化”。通过提供多肉景观设计定制服务,建设多肉民宿、多肉别墅等,输出了“放着不用怎么打理”“给点阳光就灿烂”“懒人养花”的多肉文化,满足当代人们内心对自然和美丽的追求,以及对绿色的渴望。

“多肉上餐桌”。投入技术研发系列多肉食品,在经过专业机构对多肉的食用安全性、营养成分进行检测后,该基地已经对17种多肉植物进行食用标准化种植,并开发出冰沙、沙拉、鲜食、蛋糕等多肉食物品种,养眼又美味,市场反响良好。


“今年12月5日至17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期将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是COP15大会的主题。”景宁分局主要负责人刘海华说道,“结合此次大会的主题,我们想融入一些景宁生物多样性元素来建设省级生物多样性产学研用试点县,而多肉植物的丰富多彩,让我们更加体会到‘生命共同体’的意义所在。”

东坑多肉生物多样性产学研用基地打响了省级试点县建设的第一枪。下一步,景宁县将结合全县生态、旅游、农业等资源,投入近1000万元资金,建设东弄种子驿馆、毛垟苔藓基地、渤海水下生物基地等多个点位,由点成线,推出5条生物多样性产学研用精品路线,为建成全省首个试点县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