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7月入选全省第一批低碳创建试点县以来,龙泉市立足优越的生态禀赋,以碳汇交易项目为抓手,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积极为丽水打造“中国碳中和先行区”贡献力量。
一、以生态为基,厚实碳汇交易的“原料库存”。
丰富的生态资源,是碳汇交易的“原料库”。龙泉是国家森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立足这一天赋,龙泉市积极推进生态资源保护,确立生态保护红线和“三线一单”管控的优先地位,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各类开发活动。目前,龙泉确定的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1155.77 平方公里, 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7.97%。依托国家公园创建,在凤阳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立全省首个生态保护联络站,健全公检法环联合执法机制,合力打击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目前,龙泉森林覆盖率高达84.4%,位列全省第二。
二、以金融为媒,盘活长期沉睡的“绿色资产”。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近年来,龙泉积极探索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浙江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合作,绘制碳汇产量分布图。依据《丽水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技术办法》及《丽水森林经营碳汇普惠方法学》进行碳汇计算,形成碳汇生态补偿机制,让山区农民转变为新时代的“卖碳翁”。同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推出“碳汇+地役权”贷款模式,有效破解森林经营周期长、短期没有经济收益难题。2021年,龙泉通过碳汇银保联动业务,发放首笔以碳汇为质押的贷款,金额高达20万元。龙泉农村商业银行兰巨支行也成功入选丽水首批低(零)碳金融网点。
三、以项目为王,打造碳汇富民的“山区名片”。
碳汇富民的政策,最终要靠具体的碳汇交易项目落地。2021年,龙泉市全力推动兰巨乡官埔垟村森林经营碳汇普惠项目落地。在兰巨乡官埔垟村建立第一批大型会议碳中和林业碳汇试点基地,以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和第十届“智汇丽水”人才科技峰会活动等各类大型碳中和活动为契机,力促跨域碳汇交易。在一年之中,就先后达成3笔“碳汇交易”,涉及林业碳汇减排量582.32吨,为官埔垟村创造了5.8万元的碳汇收入,创下丽水市碳汇交易金额新高。
接下来,龙泉将进一步探索开展碳汇质押、碳账户、碳市场等碳金融创新,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碳市场和长三角一体化碳普惠市场,持续做好“碳汇富民”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