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区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龙泉探索新型绿淳青瓷助力减污降碳
来源:市生态环境局 发布时间:2023-10-17 15:07 访问次数:

近日,浙江大学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开展的新型绿淳青瓷窑炉研发项目在减污降碳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窑炉生产出的绿淳青瓷已获得权威机构颁发的PAS 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是第一个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陶瓷类项目,历经千年,熠熠生辉。如今在龙泉,有青瓷市场主体3367家,从业人员2万多人,总产值达16.3亿元。

众所周知,传统青瓷的烧制主要依赖化石燃料,这带来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青瓷制造业是龙泉市历史悠久的特色传统产业,我们急需主动探索新工艺、新技术来推动青瓷烧制向减污降碳的方向发展。”丽水市生态环境局龙泉分局负责人介绍。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如何将这一传统产业与现代的环保理念融合起来,实现真正的绿色生产,加快传统技艺转型升级,已成为整个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汇聚各方合力,激发内生动力。


今年5月,龙泉市人民政府联合浙江大学、龙泉东土青瓷等单位组建起20多人的科研攻关团队,开展了《龙泉绿淳青瓷窑炉应用示范》项目研究。

作为浙江大学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的重要科研项目,该项目得到了多方单位的鼎力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校长、浙江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白马湖实验室主任高翔亲自领衔推动,浙江大学龙泉产业创新研究院院长熊树生具体牵头负责,同时与龙泉东土青瓷公司合作开展试点应用研究。

强化技术攻坚确保“美感”与“质感”并重

研发团队的关键任务是实现对青瓷窑炉的系统改造,使其适配于新型绿色燃料——甲醇。

绿色甲醇是一种碳中性燃料,以捕集回收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碳为原料,结合可再生能源制备,可在常温常压下运输和使用,具有安全高效、排放清洁的特点。绿色甲醇燃料含氧,容易充分燃烧,火焰透明且强烈,燃烧温度与组分场可控可调。

为此,联合攻坚团队围绕绿色甲醇制备、燃烧器设计、炉体改造、燃烧过程优化、污染物监测等工作开展研究。

经过多达数月的联合攻关,研发团队以工业废气中所捕集的二氧化碳为原料,通过加氢催化制备了绿色甲醇燃料,设计出了适配于甲醇燃料的燃烧系统,并通过燃烧过程的不断优化控制,最终烧制出了高质量绿色低碳青瓷。

“青瓷的烧制周期通常在12个小时以上,由于需要在高温窑炉旁连续监测炉膛内温度与气体成分等关键参数,为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因此团队的试验通常从清晨六点钟开始持续到深夜,经过多次试验,最终烧制出了兼顾美感与质感的绿色青瓷。”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博士生韩尚伯说。

经试点应用研究,将炉体及燃烧系统进行改造,总烧制周期由原来约12小时变为约9小时,烧制周期明显变短。

同时,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甲烷、一氧化碳等污染物排放量显著降低。

“这对我们龙泉青瓷烧制来说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重大突破,更是对绿色、环保理念的有力表达,将为青瓷产业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也能为行业的转型跨越助力赋能。” 龙泉东土青瓷有限公司苏伟说。

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近年来,龙泉市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聚焦补齐特色产业短板、推动特色产业示范引领、低碳产业绿色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一条通过“绿起来”带动“富起来”进而“强起来”的县域减污降碳协同发展道路。

2023年,龙泉市成功入围浙江省第三批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县(市、区)。

“我们将围绕国家双碳目标和减污降碳工作要求,基于环境污染治理以及碳排放控制措施的相互影响与作用机制,系统谋划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试点创新,深入挖掘全市不同要素和行业的减污降碳潜力,培育出具有创新性和示范性的减污降碳特色项目,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劲绿色动力。”丽水市生态环境局龙泉分局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