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城在山中,山在城中。在这里,碳汇价值正不断转化为经济价值,让碳汇的“含绿量”成功转化为“含金量”,其中一笔碳汇交易额超5万元,探索出了一条丽水碳汇惠民共富的新路子。
遂昌乡村风景
推动碳汇,巧用“加减乘除法”
遂昌在推动碳汇价值转换的工作中,巧妙运用 “加减乘除” 法。一方面,做足森林增汇的 “加法”,致力于增加森林数量、提升质量和优化结构;同时做好森林减排的 “减法”,严格保护森林资源,守护森林健康。另一方面,发挥森林资源合理利用的 “乘法” 效应,深挖竹木产品固碳潜力;做好试点工作的 “除法”,从造林绿化、质量提升、竹木制品固碳、机制创新等多领域,筑牢碳汇根基。
遂昌森林一景 摄影/章建辉
生态赋能,收获“碳汇经济硕果”
说起林业碳汇,这一概念或许对许多人来说稍显陌生,它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植树造林、加强森林经营管理、减少毁林、保护和恢复森林植被等活动,吸收和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按照相关规则与碳汇交易相结合的过程。简单来讲,森林凭借自身的光合作用,吸收并储存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我们能够通过交易森林这种 “储碳” 功能,赋予其经济价值。
2024年7月,高坪乡与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南湖区分局,通过丽水林业碳汇交易平台完成了一次成功的交易。嘉兴市生态环境局南湖区分局认购了高坪乡已核证的林业碳汇,按照平台100元/吨的交易价格,此次认购碳汇量达563.12吨,总金额为56312元。这一举措,让高坪乡的森林资源切切实实地转化成了真金白银。
价值转化,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浙江佳禾竹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户外竹材研发、制造、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开发创新竹制品替代塑料制品,用竹材料替代塑料生产地板,促进竹林资源培育,公司对毛竹的大量需求,带动了当地竹林的种植和培育,增加了森林覆盖率,起到了固碳释氧、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功能。
浙江佳禾竹业科技有限公司
依据丽水市地方标准《基于项目的碳减排量核算指南 竹材料替代》(DB3311/T 285─2024)开展碳减排量核算,该公司每年可减少使用 1.34 万吨塑料,项目二氧化碳减排量达到 14454.91 吨 。以竹代塑的举措有效减少了塑料的使用,降低了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有助于保护土壤、水源和生态系统。
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低碳、环保的竹产品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佳禾竹业的竹地板具有防腐防霉、耐火耐高温的特点,远销欧美、中东、东南亚等 60 多个国家,出口内销比已达到2∶1,产品已远销 103个国家,实现外贸销售额近10亿元。
员工正在切割板材
未来,随着碳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相信会有更多地区从中受益,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期待更多 “绿水青山” 化作 “金山银山” 的美好故事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