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师范大学“浙美青传”暑期实践队奔赴浙西南生态屏障核心区——丽水市,以青春志愿的蓬勃力量,实地见证“康养600”战略在丽水落地生根、绘就的生动实践画卷。实践期间,实践队沿着“水养”“气养”“体养”“食养”“药养”这五条特色路线深入探寻,真切领略到丽水这座生态之城如何走出一条“守护绿水青山”与“发展特色康养”相得益彰的创新之路。
什么是“康养600”小镇?
“康养600”小镇,即以海拔600米以上山地区域为核心功能区域、海拔600米以下为支撑区域,围绕“气食药水体文”六养开展,把丽水的好山好水好空气转化为康养优势,打造集基础设施、康养设施、康养产业等于一体的立体康养发展平台。
第一养:水养
在丽水,说到水,自然会想起滚滚东逝、穿市而过的瓯江。实践队来到了瓯江各个支流的汇聚地——青田县。通过采访青田县水利局,实践队了解到青田正实施水环境治理、河道多元承包等工作,奋力推动“河权改革”扩面提质,全力打造河权改革“青田样板”。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河道环境,每年还能为村集体及村民增收,实现水环境改善提升和老百姓致富创收共生共赢。
县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在现有的基础上,还将进一步扩大河道承包范围,覆盖更多水域的同时向陆域延伸,结合乡村振兴、乡村旅游等方面,实现共富共享,打造“水经济”产业链。
瓯江
第二养:气养
在遂昌县,实践队深入探寻“气养”奥秘。来到遂昌九龙山,只见茂盛的植被茁壮成长,山泉轻柔叮咚作响,空气仿佛被层层绿意精心过滤。这里作为长三角生态屏障的核心区域,与遂昌药王谷一同拥有得天独厚的空气质量,区域内负氧离子浓度常年稳定在8000~15000个/cm³,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标准的五倍以上,稳居全省前列,无愧于“天然氧吧”的美誉。
药王谷负责人傅长泳介绍,园区正着力推进“智能+环境”理念落地,计划打造集生态旅游、森林疗养、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生态康养基地,推动传统康养产业向智慧化、精准化方向升级。
药王谷
第三养:体养
在云和县研学期间,实践队发现当地巧借“木玩之乡”的产业优势,创新构建“健体木玩”康养体系,打造出“老童木玩”等特色康养品牌。
该体系通过“适老化+趣智化”设计,为不同群体定制差异化康养方案:针对老年群体开发鲁班锁拆解训练、平衡积木手脑操、木制健身器材等项目,在趣味互动中提升精细动作能力与认知功能;面向青少年则设计森林迷宫定向越野、生态积木搭建等活动,实现“以玩促健、以动养智”的双重效益。
云和木玩
第四养 第五养:食养+药养
中国“药食同源”的千年智慧,在丽水这座坐拥2478种中草药资源(占全省85%)的“天然药园”里,正焕发出全新的时代生机。
在遂昌药王谷的云雾深处,三叶青、灵芝等珍稀药材在仿野生林下环境中自然生长,这种“向山要地”的生态种植模式,既让药材保持道地品质,又将山区化作绿色聚宝盆。当地药企依托中医药加工业特色集群,将中草药转为保健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并同步规划建设疗养基地,推动中医药文化与康养旅游深度融合。
三叶青林下种植
历经七天探访,实践队深刻感受到,丽水市凭借自身得天独厚的山水之美,实现生态共融,以绿水青山为依托,筑牢生态康养之基,搭建起山区养老的四梁八柱,为打造“浙里康养”金名片提供了鲜活的丽水山区康养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