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5日,“松阳县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正式授旗成立,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持续号召全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近日,松阳县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联合共青团松阳县委、松阳县青少年宫等部门,共同策划举办“红领巾阳光成长,争做护绿好少年”为主题的观鸟夏令营,创新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助力提升青少年生态环保意识。30名佩戴鲜艳红领巾的“生态小卫士”在为期两天的自然课堂中,不仅感知了生物多样性之美,更在心中埋下了爱鸟护鸟、投身环保志愿服务的绿色种子,为松阳的全民护绿队伍储备了新生力量。
小营员们制作鸟窝DIY,并拍摄合照
鸟类科普:知识赋能 筑牢环保根基
爱鸟护鸟要先从了解鸟类开始。老师从鸟的种类、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态类、鸟类的迁徙群等方面向营员们简单讲解了关于鸟类的基础知识,并强调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于鸟类生存的决定性作用。
老师正向同学们进行鸟类科普
课上还特别强调了松阳县作为重要“观鸟打卡点”的生态地位——从2008年发现越冬中华秋沙鸭,到2022年猫头鹰故事亮相COP15,再到2023年丽水市鸟类观察国际邀请赛刷新记录(全域记录228种鸟类),丰富的鸟类资源是松阳生态优越性的证明,更是一代代环保工作者和志愿者不懈努力的成果。了解家乡的生态“家底”与保护成就,极大增强了小营员们作为未来“生态卫士”的自豪感与使命感。
外出观鸟:实践启迪 点燃志愿热情
理论学习结束后,在志愿服务队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营员们来到石门圩大桥进行实地观鸟。穿梭于绿荫,手持望远镜,孩子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观察到身边的“蓝天精灵”。一名小营员兴奋地表示:“以前不知道身边有这么多鸟儿,它们的歌声和样子太美了。我以后要告诉身边所有人,不能伤害它们,要保护好它们的家!”
小营员正用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鸟儿
这种零距离的震撼体验,是点燃青少年长期志愿热情的关键火花。望远镜不仅打开了孩子们认识鸟类的窗口,更拓宽了他们对自然认知的边界,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保护行动的原动力。
“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好奇与热爱,正是生态文明建设最宝贵的火种。”本次夏令营以青少年作为宣传教育对象,是一次深刻的“责任启蒙”,成功在每一个小营员的心中植入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守护共同家园”的思想理念,也为培育下一代生态保护志愿服务接班人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松阳县生态环境志愿服务队也将持续完善“培育 - 实践 - 传承”的生态志愿教育链与服务体系。通过持续开展青少年自然教育项目、搭建志愿服务平台、拓展志愿活动内容,将夏令营点燃的“星星之火”汇聚成志愿服务的“燎原之势”;引导更多青少年、家庭及社会力量加入生物多样性保护志愿行列,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为绘就万物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画卷贡献更多松阳力量。